一、埃博拉病毒为什么可怕
病情进展快 死状惨不忍睹
埃博拉病毒,也叫埃博拉出血热,之所以被称为“死神”,因为发病起来极其恐怖,它损害人体器官的速度非常快,病人死亡的过程给人“七窍流血、慢慢融化”的感觉。从潜伏期到致人死亡的速度快得惊人。虽然它的危害性排名紧随艾滋病,但相对于艾滋病毒来说,埃博拉病毒的潜伏期更短,在6至10天内,病人就会死亡或者康复。
埃博拉热的临床特点是经过3至7天的潜伏期后,突然发病。这种病毒在早期阶段模仿了普通感冒的症状,导致很难被诊断出来。5至7天病情发展迅速,出现严重出血,伴有剧烈腹泻、呕吐和皮肤淤斑。 克制的医学用语,难以还原病人濒死的恐怖一幕:病毒外溢,导致人体内外出血、血液凝固、坏死的血液很快传及全身的各个器官,病人最终出现口腔、鼻腔和肛门出血等症状,患者在24小时内死亡。
致死率高、没有有效治疗方式
死神埃博拉是地球上死亡率最高的瘟疫,历次疫情中死亡率最低的一次也高达53%(1976年,苏丹),死亡率最高的高达100%(1977年,扎伊尔即现在的民主刚果),一般流行的说法,是埃博拉大规模疫情的死亡率,约在90%左右。在死亡率上,是非典型性肺炎的10倍。
从此病第一次被发现,到现在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一直没有治愈方法,现在最常见的治疗措施是器官功能性支持和体液维持,如为机体补充足以抵抗感染的血液和水份——即还是不能摧毁病毒 靠只能靠加强病人体能和病毒的破坏力抗争。
疫苗研究仍漫漫无期
对于其它的出血热病毒,已有成熟的疫苗。但埃博拉病毒被发现几十年后,却依旧没有研制出疫苗。之前,埃博拉病毒没有走出郭非洲,非洲的医疗水平和政府财力没有研制疫苗的能力。对于其它国际制药公司来说,投入上千万乃至上亿资金研制治疗病毒的药剂并无好处。因为病毒不再肆虐后,就意味着无人需要药剂了。因此此前的研究资金由国家拨付,但目前已经出现紧缺。
现在,美国科学家正在研究四种治疗埃博拉病毒的药剂。第一批临床实验已得出积极结果。但由于研究资金不足,真人临床实验无法开展。美国德克萨斯州大学托马斯博士称,照目前的速度,研制出治疗埃博拉病毒的疫苗需要2至6年
二、埃博拉病毒症状是什么
本病是一种多器官损害的疾病,主要影响肝、脾和肾。潜伏期3~18天,临床主要表现为突起发病,有发热、剧烈头痛、肌肉关节酸痛,时而有腹痛,发病2~3天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黏液便或血便,腹泻可持续数天。病程4~5天进入极期,发热持续,出现意识变化,如谵妄、嗜睡。此期出血常见,可有呕血、黑便、注射部位出血、鼻出血、咯血等,孕妇出现流产和产后大出血。病程6~7天可在躯干出现麻疹样斑丘疹并扩散至全身各部,数天后脱屑,以肩部、手心、脚掌多见。重症患者常因出血,肝、肾衰竭或严重的并发症死于病程第8~9天。非重症患者,发病后2周逐渐恢复,大多数患者出现非对称性关节痛,可呈游走性,以累及大关节为主,部分患者出现肌痛、乏力、化脓性腮腺炎、听力丧失或耳鸣、眼结膜炎、单眼失明、葡萄膜炎等迟发损害。另外,还可因病毒持续存在于精液中,引起睾丸炎、睾丸萎缩等。急性期并发症有心肌炎、肺炎等。
EHF暴发流行中有部分无症状感染者,血清存在EBOV IgG,无症状感染者在流行病学上的意义不大,其病毒水平低,感染后在短期内被机体有效的免疫应答清除,炎症反应可于2~3天内迅速消失,从而避免了发热和组织脏器的损伤。
三、埃博拉病毒的传播方式
病毒可通过与患者体液直接接触,或与患者皮肤、黏膜等接触而传染。病毒潜伏期可达2至21天,但通常只有5至10天。
虽然猴子间的空气传染在实验室中已被证实,但并不能证明人与人之间能够透过空气传播病毒。美茵嘉护士是空气传染的可能病例,研究人员并不确定她是如何接触到病毒。埃博拉病毒直至现在,埃博拉病毒的流行大都是因为医院的环境,糟糕的公共卫生、随处弃置的针头、缺乏负压病房都对医护人员造成极大威胁。因为较好的设备及卫生,在现代化的医院中,埃博拉病毒几乎不可能爆发大规模流行。
在疾病的早期阶段,埃博拉病毒可能不具有高度的传染性。在此期接触病人甚至可能不会受感染。随着疾病的进展,病人的因腹泻、呕吐和出血所排出的体液将具有高度的生物危险性。由于缺乏适当的医疗设备和卫生训练,疫情的大规模流行往往发生在那些没有现代化医院和训练有素的医务人员的贫困地区。许多感染源存在的地区正好具有这些特征。在这样的环境下,控制疾病的仅有措施是:禁止共享针头,在严格消毒情况下也不能重复使用针头;隔离病人;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依照严格的规程,使用一次性口罩、手套、护目镜和防护服。所有医护人员和访问工作者都应当严格执行这些措施。
四、埃博拉的检查方法介绍
埃博拉病毒是高度危险的病原体,必须在专门的实验设施内进行病毒的分离与鉴定。在非洲疫区主要通过检测埃博拉病毒的特异性IgM和IgG抗体以及检查病毒抗原或核酸等进行诊断。
1、病毒特异性抗体的检查
病人血液中的病毒特异性IgM抗体在发病后2~9天出现,持续存在到发病后1~6个月;IgG抗体在发病后6~18天出现,持续存在到发病后2年以上。用基因工程方法制备出的病毒核心蛋白羧基端多肽为抗原,建立的检测埃博拉病毒IgG抗体的ELISA方法,特异性和敏感性较高。但对于部分急性期血清中特异性抗体滴度很低的患者,应同时进行病毒抗原或核酸的检测。
2、病毒特异性抗原和核酸的检查
已经证实检测埃博拉病毒抗原与检测病毒核酸的一致性几乎达到100%,敏感度很高。并且,用?射线照射标本并灭活病毒后,再检测病毒抗原或RNA时,实验安全性增高,且实验结果也不受显著影响。
原标题:埃博拉病毒病的症状埃博拉是怎么传播的